Classic case

北京储能国际峰会ESIE2025万亿储能之战:重构市场话语权关键时刻

  当政策红利进入倒计时,当TOP5企业瓜分超六成市场,储能行业的竞争已从“拼谁做得更好”变为“比谁说得更透”。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直指行业核心命题:‌万亿储能赛道背后的商业密码正在改写‌。……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储能行业已从‌政策驱动的成长期‌(2018-2022年装机量年均增长120%)进入‌技术驱动的成熟期‌(2023年起头部企业市占率超60%)。

  这一阶段的核心矛盾是:‌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增速‌(2025年中国规划产能超全球需求2倍),‌企业必须从“做产品”转向“做规则”‌。

  技术壁垒符号化‌:将实验室参数(如12000次循环寿命)转化为市场共识标签(如“1度电跑赢20年”);

  商业逻辑生态化‌: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储能+光伏+电网+金融”的利益共同体构建;

  品牌叙事破圈化‌:用非专业语言击穿决策层认知茧房(如将SOC参数转化为“储能钱包余量”)。

  某厂商2022年市占率排名第7,因执着于扩大产能(年增200%),忽视技术线年招标中被踢出“白名单”,印证了‌“在错误阶段做正确的事,仍是战略自杀”‌的残酷法则。

  储能行业正经历“政策+技术”双核驱动的大变局。国家八部门明确2027年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河南、江苏等地年均90%的装机增速催生市场井喷,但2025年中国规划的5.8TWh产能已超全球需求两倍。

  这一矛盾揭示行业核心逻辑:‌政策红利窗口仅剩2-3年,技术迭代周期压缩至18个月‌。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五年增八倍(2023年达25亿美元)、阳光电源液冷技术横扫欧洲市场(英国项目效率98%)等案例表明,头部企业正用“技术符号化”战略抢占认知高地(如将12000次循环寿命转化为“1度电跑赢20年”),而中小企业若仍陷于产能扩张,或将沦为行业洗牌的牺牲品。

  技术代差淘汰赛‌:钠电成本较锂电降30%,液冷技术招标占比一年内从15%飙至47%,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

  商业模式升维战‌:特斯拉借Megapack切入电力数据服务,比亚迪储能柜嵌入5G基站,生态整合能力决定利润天花板;

  认知争夺生死战‌:头部企业通过《储能安全白皮书》输出行业标准,用“五重防护矩阵”等概念重构客户决策逻辑。

  ‌企业生死线%市场份额的残酷现实中,二线品牌必须回答——是用价格战苟活,还是用品牌战略突围?

  储能行业的传播法则已从“技术宣讲”进化为“认知工程”,需遵循“黄金三角模型”:

  应用案例‌:楚能新能源将储能系统拆解为“电芯(能量仓库)-PCS(电力翻译官)-EMS(智慧大脑)”模块,配合3D动态演示,使非技术人员理解度提升60%;

  方法论‌:用“储能钱包余量”替代SOC参数,用“能量马拉松选手”比喻液流电池,完成术语符号化重构。

  爆款逻辑‌:某企业H5工具《储能IRR计算器》让用户滑动时间轴即可查看十年现金流,留存率提升55%;

  焦虑转化‌:《1次事故=3年利润清零》白皮书,通过事故树拆解热失控链路,安全方案采购率提升70%。

  标杆实践‌:山东某共享储能电站用“三方共赢”案例故事(投资回收期从7年缩至4年),反哺品牌势能;

  跨界叙事‌:特斯拉将Megapack与亚马逊云结合,讲述“电力数据中心”故事,开辟千亿级增量市场。

  例:将实验室参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标签,如宁德时代将超充技术包装为“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出行革命;

  例:通过年度《储能技术路线图》输出行业标准,抢占“安全”“收益”等核心认知锚点。

  例:联合电网公司、工业园区打造标杆项目(如江苏微电网度电收益提升3倍),用数据反哺品牌信任;

  例:绑定设计院、投资机构构建“技术-政策-金融”联盟,如某企业联合券商发布《储能投资价值蓝皮书》。

  例:针对CTO(技术拆解)、采购主管(经济模型)、政府(政策解读)定制内容颗粒度;

  例:每季度输出《储能行业洞察》,用“锂电成本十年下降曲线”等视觉武器穿透信息茧房。

  当政策红利进入倒计时,当TOP5企业瓜分超六成市场,储能行业的竞争已从“拼谁做得更好”变为“比谁说得更透”。

  能源革命中最终胜出的,从来不是技术最强者,而是最擅将专业壁垒转化为市场共识的规则定义者。

  当行业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战略重心必然从“拼规模”转向“定规则”。在最关键阶段做最关键的事,宁德时代用《储能安全白皮书》定义技术标准,阳光电源借液冷技术打破欧洲壁垒,特斯拉以Megapack重构电力服务逻辑——这些案例无不揭示:‌在产能过剩的成熟期,比产品更稀缺的是定义行业的线个月,行业格局将尘埃落定——要么用品牌战略打开增长天花板,要么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无声消亡。时间不等人,定义规则者永不被淘汰。

  世邦大通咨询始终围绕解决B2B企业品牌价值塑造及营收增长的核心问题,深耕策划行业20余年,专家团队为国家名片提名人和终审评委、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评审专家、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单位,助力企业成就细分行业龙头品牌,专注为B2B企业提供品牌建设及营销驱动增长

  世邦大通增长战略专家组在工业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品牌赛道深耕多年,策划和指导了国家电网、华建集团(600629)、巨人新能源、西子洁能(002534)、宏微环境、碳索能源、节卡机器人、迈瑞尔、伟星新材(002372)、正泰电器(601877)、鸿远电子(603267)、晶丰明源(688368)、必创科技(300667)等在地方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工业设备、装备电器等品牌和上市公司,在它们成长为头部企业品牌的同时,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园区品牌和城市品牌以及所处的产业品牌的分合联动式发展。